【中國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從2014年上汽與阿里巴巴合作造車開始,樂視、騰訊、百度等多家互聯網巨頭紛紛跨界進入汽車領域。短短幾年間,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傳統企業、互聯網企業、混合企業及零部件企業四分天下的格局初顯。盡管這些高調新進者們至今還沒有造出一輛量產汽車,但這并不妨礙攜帶特別基因的互聯網造車企業在觀念上對傳統車企進行猛烈沖擊。從車聯網生態圈到純電動車,汽車產業新的生態模式已經開啟,安防行業也悄然加入到這場“造車”運動中了!
造車“攪局者”來了一家安防企業
3月17日,大華股份參與投資的“零跑”汽車品牌在浙江金華正式發布,同時揭曉零跑新能源汽車車型規劃與工廠建設等內容的消息再次攪動“造車”市場。其實大華股份在2014年就成立了汽車電子事業部,2015年完成參與設立浙江零跑科技公司,直到近日,大華股份參與投資的“零跑”汽車品牌終于面試了。
大華股份創始人、零跑科技董事長朱江明直言,大華股份面臨市值增長的瓶頸,需要通過新能源造車來分享足夠大的汽車行業“蛋糕”。朱江明表示,汽車行業的蛋糕足夠大,世界五*的有2家整車企業,大眾和豐田的年銷售收入均超過兩千多億美金,*五十名的有九家整車企業。如果加上與汽車行業相關的石油和電力,五*名中除沃爾瑪以外,都與汽車相關。從個人而言,安防領域起家的朱江明對科技產品的技術創新、工業設計、工藝品質有著的追求,用他的話來說:“汽車是一個綜合各種技術、設計的載體,能夠的承載我對產品的追求。”正是這個市場巨大的誘惑和對科技的偏執,促使他和他的零跑科技加入了“造車大軍”。
大華完成百億目標后,曾提出“千億夢想”。在面臨市場增長出現瓶頸的現狀,利用新能源汽車或是大華再創佳績的突破口之一。
不止大華,??低曇苍谄渲?/strong>
其實,安防跨界造車的又何止大華一家。另一巨頭??低曉?016年6月30日宣布成立杭州海康汽車技術有限公司。杭州??灯嚰夹g有限公司已在2017年1月18日收購了公司控股股東中電海康的智慧汽車事業部資產組,對中電海康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汽車電子相關業務進行整合。杭州??灯嚰夹g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涉及生產、銷售車用電子產品及軟件、汽車電子零部件、智能車載信息系統;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成果轉讓:車用電子產品及軟件、汽車電子零部件、智能車載信息系統;系統集成。早前,??低曆芯吭壕吐撓颠^KITTI評測(一個算法評測平臺),旨在評測對象(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等)檢測、目標跟蹤等計算機視覺技術在車載環境下的性能,為機動車輔助駕駛應用做技術評估與技術儲備。
安防為何情牽“造車”?將怎么造?
看到這里,或許大家不禁要問,為什么安防行業要跑去做汽車呢?用上面大華股份朱江明的化說是看好了汽車這塊蛋糕。的確,在經濟收斂,視頻監控市場增長趨勢放緩的環境下,安防行業也積極拓展新領域、尋求新突破。
那怎么就看上了造車呢?這大概也是趕上了時代的潮流。無人駕駛技術就是近年新起的技術,而國家發布的《“十三五”汽車工業發展規劃意見》中也正好對“智能網聯汽車”提出了極大的關注,或許正是這樣的一個契機,讓安防行業看到了苗頭。而安防行業選擇加入“造車”也并非毫無基礎的。
智能網聯汽車被定義為是搭載先進車載傳感器等裝置,融合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實現車與人、車、路、后臺等智能信息交換共享,具備復雜的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協同控制和執行等功能的新一代汽車。由此可見,智能網聯汽車當中,現基于GPS定位系統技術、GIS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術、ITS智能交通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而攝像頭作為未來“無人駕駛”*的部件,將是無人狀態下的“眼睛”,充當視覺傳達的核心,并且需要專業的視覺分析處理系統。安防行業在視覺圖像處理領域有著豐富經驗,及時也達到了一定高度,是其在這場“造車”運動中成功突圍的有力籌碼。
后,或許大家還會擔憂,安防加入“造車”要如何與傳統汽車、互聯網企業匹敵。在筆者看來,正如互聯網造車與傳統造車的區別所在,傳統制造業以生產者和產品為核心,在起汽車行業的專業性上無法超越,而互聯網行業的加入,互聯網思維所催生的開放合作理念及共享經濟模式,為汽車業的未來發展帶來無限的想象空間,互聯網企業“以用戶為中心”的去中心化思維已開始重塑汽車生態。互聯網企業的加入猶如“鲇魚”攪動著傳統造車,而安防行業的加入,對于汽車行業又何嘗不是一條“鲇魚”。安防行業發展的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態度,對智能網聯汽車的開發是一種力量;安防在實現智能網聯汽車方面的技術基礎,更是其展望未來的堅實基礎。安防造車,未必造的是整車。以及之長,補彼之短,造車也可以一起來造!
結語:安防行業兩大在“造車”運動的探索已然開始,安防企業將怎么造車?能否造好車?我們拭目以待!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